這里,雙陽人用心記錄著雙陽發生的一切,無論是公司新聞、行業聚焦,還是視頻新聞
都將及時準確的呈現給每一位讀者……
首先我們*須正視中國刀具企業和國外企業間的差距,同時。包括基礎技術、創新能力、推廣能力和服務能力等。應該讓用戶需求和刀具企業成為創新主導,龍頭企業應在技術應用領域做好帶頭示范作用。不過,國內部分重*骨干企業和新型優秀民營企業在發展現代*效刀具方面跨出了非常可喜的一步,如株洲鉆石、廈門金鷺以及阿諾刀具等,這些企業重視技術進步,將服務放在首位,相關領域取得了明顯成效。
2010年,近年來。國國產刀具生產總量為290億元,除供應國內市場外,出口刀具70億元。盡管國產刀具以2/3市場份額占據我國刀具消費市場主導地位,但其中以現代高*刀具為代表的高*國產刀具只有20億元,而110億元的進口刀具中,絕大部分卻都是高*刀具。這應當引起國產刀具企業的重視。
國多個高*制造領域的技術發展給刀具帶來了新的要求。如汽車刀具*須具有高*、高穩定性和專用化的特點,而隨著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前進,新的要求應運而生,從技術上來看,主要有重載化、復合化、特殊化、標準化、高速化及品種多元化的趨勢。航空航天制造領域,隨著鈦合金、高溫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的廣泛應用,如何正確選擇、合理使用刀具進行高*高質量切削加工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性話題。
進口刀具基本上占據了機加工行業的高*用戶,國產刀具本應在為上述制造領域提供刀具服務中具有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優勢。但實際上。特別是汽車發動機制造車間、飛機發動機制造企業機加工車間或汽輪機制造車間,高*、高精度的機加工刀具中幾乎被進口刀具壟斷,很難看到國產刀具的蹤影。而國產刀具大多應用在中、低要求的客戶群里,如農業機械、摩托車、農用車、通用機械及中低檔的機械制造工業。
制造業粗放式發展導致機床和刀具的發展*不平衡,不僅如此。統計數據表明,目前國外發達國家數控機床和刀具的消費比為2:1而國內的比例過低,刀具消費總額還不到機床消費總額的1/5很多制造企業花大價錢購買機床,卻在刀具消費上縮手縮腳,舍不得購買先進高*刀具,傳統刀具的市場需求長期居高不下,這也是國內很多刀具企業不愿進入先進高*刀具生產的重要原因。
上一條:數控刀具技術在航空領域的應用
下一條:教你怎么合理選擇好的數控刀具 |
返回列表 |